西北的风裹着沙粒打在城墙上,发出细碎的声响。老兵王二蹲在烽火台边搓着手里的羊皮卷,忽然抬头说:"这地方啊,几百年前霍将军的马蹄印还在石头缝里留着呢。"他说的霍将军,正是汉朝那位让匈奴人闻风丧胆的舅甥双璧
| 卫青 | 霍去病 | |
| 成名年龄 | 29岁 | 18岁 |
| 作战风格 | 稳扎稳打 | 长途奔袭 |
| 特殊待遇 | 汉武帝赐婚平阳公主 | 宫中长大熟悉兵法 |
河西的老牧人常说:"卫将军像戈壁里的红柳,风沙越大扎得越深;霍将军像天山雪豹,瞅准机会就扑杀。"这话里透着百姓对两位将领最朴素的认知。
盛唐的塞上诗篇
长安西市的胡商至今保留着个传统——每有新驼队出发,总要往 比起李靖,李勣更像是从话本里走出来的角色。这位瓦岗寨出身的将领,既能带着骑兵冲锋陷阵,又能捧着《孙子兵法》给士兵讲课。洛阳城破时,他坐在城楼上弹琵琶的典故,后来被白居易写进了《长恨歌》里。 嘉峪关的城砖上,至今能找到"左公柳"的刻痕。光绪二年, 左宗棠在肃州办义学的事,《清史稿》里只记了短短二十字。但当地老人记得真切:那些山东来的教书先生,把《千字文》抄在牛皮上,挂在骆驼脖子两侧,走哪教哪。牧童们跟着驼队跑,就为听先生讲"天地玄黄"后面接的不是放羊经。 夕阳把将军府的影子拉得老长,看门的老头收起马扎,铜锁碰在门环上叮当作响。风掠过箭楼的瞭望孔,恍惚间似有金铁交鸣之声。城外卖哈密瓜的三轮车突突驶过,广播里正放着新编的秦腔:"卫霍英风今犹在,左公柳下说从前......"文武双全的传奇
明清边关的烟火气
马背上的书院



渝公网安备50011502000989号